獲取短信驗證碼
專注于軋機軸承生產制造、軸承研究、開發、銷售于一體的科技型軸承企業,通過對技術的不斷革新和研發投入,設備不斷的更新換代,專業和專注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軋機軸承解決方案,鞏固和幫助我們的合作伙伴,使我們始終處在行業的領先地位。
我們的使命:作為民營科技型企業,我們將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關愛社會,是西科人對責任的體現,我們關愛員工及其家庭,他們快樂的工作和生活是西科成功的源泉。
查看更多
d 140-160mm
d 160-180mm
d 180-210mm
d 210-230mm
d 230-260mm
d 260-290mm
d 290-330mm
d 330-370mm
d 375-420mm
d 420-480mm
d 480-520mm
d 520-600mm
d 610-730mm
d 730-850mm
d 100-260mm
d 260-320mm
d 50-110mm
d 110-205mm
d 100-160mm
d 160-200mm
d 200-280mm
d 280-530mm
d 560mm
d 130-160mm
d 200-320mm
d 190-280mm
d 280-420mm
d 420-670mm
d 160-670mm
d 100-180mm
d 180-340mm
d 340-670mm
d 710-950mm
d 160-415.925mm
d 200-900mm
軸承是機械設備中重要的零部件,為保證軸承發揮最佳的性能,可靠的工作,正確安裝和操作,合理維護非常重要。本文分享延長軸承壽命的幾個技巧。首先,潤滑是關鍵選擇合適的潤滑系統和高質量的潤滑劑。潤滑油膜將因承載彼此接觸的油膜表面分離開來,并提供對腐蝕和磨損的必要防護,因此對所有旋轉或往復運動零件,特別是軸承和齒輪而言,如需正常運轉,潤滑油膜不可或缺。如為飛濺式潤滑或循環潤滑系統,油膜還能傳遞熱量。工廠經常因潤滑不當而出現不必要的停機和設備狀態惡化。供油不足會導致磨損增加和溫度上升,造成過度磨損或軸承早期失效及損壞。潤滑過度,尤其是高速運轉的設備,將因油攪動而產生過多熱量,使潤滑油發生化學劣化,也會導致軸承損壞。正確潤滑,定期養護,可避免因潤滑問題引起的軸承損壞。保證合理潤滑應做到:1、遵循設備制造商為每臺設備設定的使用指南:2、加潤滑脂時,應將其充入軸承滾動部件及殼體(或護圈)之間,以保證足量潤滑脂進入,關鍵滾道表面得到充分潤滑。3、應注意何時軸承應加脂。4、監控設備的指示儀表,以便盡早發現問題的跡象。5、如溫度波動和/或異常高溫。6、注意設備噪音或異常振動。7、觀察潤滑油泄漏。8、定期對潤滑油取樣,并查看是否污染。其次,合理調整非常重要裝配或安裝時,如軸承內部間隙過大或過小,或在某些情況下,預加載荷過高,可能導致早期損壞和軸承壽命縮短。除造成停機及代價昂貴的維修外,軸承裝配和安裝不當還可能會有更多負面作用,如影響其它零件的運轉,縮短其使用壽命等。根據設備制造商的使用手冊,進行裝配、安裝和定期維護,是預防問題出現的最佳方式。如果時間很緊,可前推調整裝置或去掉墊片,以校正過松的錐形滾動軸承組。另一方面,軸承調整過緊,可能導致過熱損壞,不得不更換軸承。裝配安裝軸承的工序必須準確、可重復,且安裝完成后可以驗證。此外還必須考慮其它零件參數,以優化系統性能。此外,按照OEM的要求來使用設備,設定合適的預測維修項目如對潤滑油或潤滑脂的監測,其中應包括故障根源分析。這樣,即便是有問題的設備,其正常運行時間也可大大延長。正確潤滑與維護非常關鍵,正確安裝和使用也不可缺少,再充分利用現有狀態監控設備護航。不遵循安裝及維護要求將造成設備失效,構成主要的安全隱患。三是軸承安裝后做好檢驗軸承安裝的正確與否,對其壽命及主機精度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安裝不當,軸承不僅有振動,噪聲大,精度低,溫升遞增大,而且還有被卡死燒壞的危險。反之,安裝得好,不僅能保證精度,壽命也會大大延長。因此,軸承安裝之后,必須進行檢驗。重點檢驗項目如下:1檢驗安裝位置軸承安裝后,首先檢驗運轉零件與固定零件是否相碰,潤滑油能否暢通地流入軸承,密封裝置與軸向緊固裝置安裝是否正確。2檢驗徑向游隙除安裝帶預過盈的軸承外,都應檢驗徑向游隙。深溝球軸承可用手轉動檢驗,以平穩靈活、無振動,無左右擺動為好。圓柱滾子和調心滾子軸承可用塞尺檢驗,將塞尺插進滾子和軸承套圈之間,塞尺插入深度應大于滾子長度的1/2。當軸承的徑向游隙無法用塞尺測量時,可測量軸承在軸向的移動量,來代替徑向游隙的減小量。通常情況下,如軸承內圈為圓錐孔,則在圓錐面上的軸向移動量大約是徑向游隙縮小量的15倍。軸承的徑向游隙,有些安裝后不合格是可以調整的,如角接觸球軸承、圓錐滾子軸承;有些則是在制造時已按標準規定調好,安裝后不合格也不能再調整,如深溝球軸承、調心球軸承、圓柱滾子軸承、調心滾子軸承等。這類軸承安裝后經檢驗若不合格,徑向裝配游隙太小,則說明軸承的配合選擇不當,或裝配部位加工不正確。此時,必須將軸承卸下,查明原因,加以消除后重新安裝。當然軸承游隙過大也不行。3檢驗軸承與軸肩的靠緊程度一般情況下,緊配合過盈安裝的軸承必須靠緊軸肩。檢驗方法:(1)燈光法。即將電燈對準軸承和軸肩處,看漏光情況判斷。如果不漏光,說明安裝正確;如果沿軸肩周圍均勻漏光,說明軸承未與軸肩靠緊,應對軸承施加壓力使之靠緊;如果有部分漏光,說明軸承安裝傾斜,可用手錘、銅棒或套筒敲擊軸承內圈,慢慢安正。(2)厚薄規檢驗法。厚薄規的厚度應由0.03mm開始。檢驗時,在軸承內圈端面和軸肩的整個圓周上試插幾處,如發現有間隙且很均勻,說明軸承未裝到位,應對軸承內圈加壓使其靠緊軸肩;如果加大壓力也靠不緊,說明軸頸圓角部位的圓角太大,把軸承卡住了,應修整軸頸圓角,使其變??;如果發現軸承內圈端面與軸承肩個別部位厚薄規能通過,說明此時必須拆卸下來,予以修整,重新安裝。如果軸承以過盈配合安裝在軸承座孔內,軸承外圈被殼體孔擋肩固定時,其外圈端面與殼體孔擋肩端面是否靠緊,安裝是否正確,也可用厚薄規檢驗。4推力軸承安裝后的檢驗安裝推力軸承時,應檢驗軸圈和軸中心線的垂直度。方法是將千分表固定于箱殼端面,使表的觸頭頂在軸承軸圈滾道上邊轉動軸承,邊觀察千分表指針,若指針偏擺,說明軸圈和軸中心線不垂直。箱殼孔較深時,亦可用加長的千分表頭檢驗。推力軸承安裝正確時,其座圈能自動適應滾動體的滾動,確保滾動體位于上下圈滾道。如果裝反了,不僅軸承工作不正常,且各配合面會遭到嚴重磨損。由于軸圈與座圈和區別不很明顯,裝配中應格外小心,切勿搞錯。此外,推力軸承的座圈與軸承座孔之間還應留有0.2-0.5mm的間隙,用以補償零件加工、安裝不精確造成的誤差,當運轉中軸承套圈中心偏移時,此間隙可確保其自動調整,避免碰觸摩擦,使其正常運轉。否則,將引起軸承劇烈損傷。5檢驗軸承噪聲、溫升、振動是否符合要求一般軸承工作溫度應低于90℃,溫度過高時,將導致軸承發熱退火或燒損,降低使用壽命。遵循安裝及維護要求,正確使用,才能發揮軸承的最優性能,延長使用壽命。
軸承是機械設備中重要的零部件,為保證軸承發揮最佳的性能,可靠的工作,正確安裝和操作,合理維護非常重要。本文分享延長軸承壽命的幾個技巧。首先,潤滑是關鍵選擇合適的潤滑系統和高質量的潤滑劑。潤滑油膜將因承載彼此接觸的油膜表面分離開來,并提供對腐蝕和磨損的必要防護,因此對所有旋轉或往復運動零件,特別是軸承和齒輪而言,如需正常運轉,潤滑油膜不可或缺。如為飛濺式潤滑或循環潤滑系統,油膜還能傳遞熱量。工廠經常因潤滑不當而出現不必要的停機和設備狀態惡化。供油不足會導致磨損增加和溫度上升,造成過度磨損或軸承早期失效及損壞。潤滑過度,尤其是高速運轉的設備,將因油攪動而產生過多熱量,使潤滑油發生化學劣化,也會導致軸承損壞。正確潤滑,定期養護,可避免因潤滑問題引起的軸承損壞。保證合理潤滑應做到:1、遵循設備制造商為每臺設備設定的使用指南:2、加潤滑脂時,應將其充入軸承滾動部件及殼體(或護圈)之間,以保證足量潤滑脂進入,關鍵滾道表面得到充分潤滑。3、應注意何時軸承應加脂。4、監控設備的指示儀表,以便盡早發現問題的跡象。5、如溫度波動和/或異常高溫。6、注意設備噪音或異常振動。7、觀察潤滑油泄漏。8、定期對潤滑油取樣,并查看是否污染。其次,合理調整非常重要裝配或安裝時,如軸承內部間隙過大或過小,或在某些情況下,預加載荷過高,可能導致早期損壞和軸承壽命縮短。除造成停機及代價昂貴的維修外,軸承裝配和安裝不當還可能會有更多負面作用,如影響其它零件的運轉,縮短其使用壽命等。根據設備制造商的使用手冊,進行裝配、安裝和定期維護,是預防問題出現的最佳方式。如果時間很緊,可前推調整裝置或去掉墊片,以校正過松的錐形滾動軸承組。另一方面,軸承調整過緊,可能導致過熱損壞,不得不更換軸承。裝配安裝軸承的工序必須準確、可重復,且安裝完成后可以驗證。此外還必須考慮其它零件參數,以優化系統性能。此外,按照OEM的要求來使用設備,設定合適的預測維修項目如?潤滑油或潤滑脂的監測,其中應包括故障根源分析。這樣,即便是有問題的設備,其正常運行時間也可大大延長。正確潤滑與維護非常關鍵,正確安裝和使用也不可缺少,再充分利用現有狀態監控設備護航。不遵循安裝及維護要求將造成設備失效,構成主要的安全隱患。三是軸承安裝后做好檢驗軸承安裝的正確與否,對其壽命及主機精度有著直接的影響。如果安裝不當,軸承不僅有振動,噪聲大,精度低,溫升遞增大,而且還有被卡死燒壞的危險。反之,安裝得好,不僅能保證精度,壽命也會大大延長。因此,軸承安裝之后,必須進行檢驗。重點檢驗項目如下:1檢驗安裝位置軸承安裝后,首先檢驗運轉零件與固定零件是否相碰,潤滑油能否暢通地流入軸承,密封裝置與軸向緊固裝置安裝是否正確。2檢驗徑向游隙除安裝帶預過盈的軸承外,都應檢驗徑向游隙。深溝球軸承可用手轉動檢驗,以平穩靈活、無振動,無左右擺動為好。圓柱滾子和調心滾子軸承可用塞尺檢驗,將塞尺插進滾子和軸承套圈之間,塞尺插入深度應大于滾子長度的1/2。當軸承的徑向游隙無法用塞尺測量時,可測量軸承在軸向的移動量,來代替徑向游隙的減小量。通常情況下,如軸承內圈為圓錐孔,則在圓錐面上的軸向移動量大約是徑向游隙縮小量的15倍。軸承的徑向游隙,有些安裝后不合格是可以調整的,如角接觸球軸承、圓錐滾子軸承;有些則是在制造時已按標準規定調好,安裝后不合格也不能再調整,如深溝球軸承、調心球軸承、圓柱滾子軸承、調心滾子軸承等。這類軸承安裝后經檢驗若不合格,徑向裝配游隙太小,則說明軸承的配合選擇不當,或裝配部位加工不正確。此時,必須將軸承卸下,查明原因,加以消除后重新安裝。當然軸承游隙過大也不行。3檢驗軸承與軸肩的靠緊程度一般情況下,緊配合過盈安裝的軸承必須靠緊軸肩。檢驗方法:(1)燈光法。即將電燈對準軸承和軸肩處,看漏光情況判斷。如果不漏光,說明安裝正確;如果沿軸肩周圍均勻漏光,說明軸承未與軸肩靠緊,應對軸承施加壓力使之靠緊;如果有部分漏光,說明軸承安裝傾斜,可用手錘、銅棒或套筒敲擊軸承內圈,慢慢安正。(2)厚薄規檢驗法。厚薄規的厚度應由0.03mm開始。檢驗時,在軸承內圈端面和軸肩的整個圓周上試插幾處,如發現有間隙且很均勻,說明軸承未裝到位,應對軸承內圈加壓使其靠緊軸肩;如果加大壓力也靠不緊,說明軸頸圓角部位的圓角太大,把軸承卡住了,應修整軸頸圓角,使其變??;如果發現軸承內圈端面與軸承肩個別部位厚薄規能通過,說明此時必須拆卸下來,予以修整,重新安裝。如果軸承以過盈配合安裝在軸承座孔內,軸承外圈被殼體孔擋肩固定時,其外圈端面與殼體孔擋肩端面是否靠緊,安裝是否正?,也可用厚薄規檢驗。4推力軸承安裝后的檢驗安裝推力軸承時,應檢驗軸圈和軸中心線的垂直度。方法是將千分表固定于箱殼端面,使表的觸頭頂在軸承軸圈滾道上邊轉動軸承,邊觀察千分表指針,若指針偏擺,說明軸圈和軸中心線不垂直。箱殼孔較深時,亦可用加長的千分表頭檢驗。推力軸承安裝正確時,其座圈能自動適應滾動體的滾動,確保滾動體位于上下圈滾道。如果裝反了,不僅軸承工作不正常,且各配合面會遭到嚴重磨損。由于軸圈與座圈和區別不很明顯,裝配中應格外小心,切勿搞錯。此外,推力軸承的座圈與軸承座孔之間還應留有0.2-0.5mm的間隙,用以補償零件加工、安裝不精確造成的誤差,當運轉中軸承套圈中心偏移時,此間隙可確保其自動調整,避免碰觸摩擦,使其正常運轉。否則,將引起軸承劇烈損傷。5檢驗軸承噪聲、溫升、振動是否符合要求一般軸承工作溫度應低于90℃,溫度過高時,將導致軸承發熱退火或燒損,降低使用壽命。遵循安裝及維護要求,正確使用,才能發揮軸承的最優性能,延長使用壽命。
軸承的徑向和軸向游隙軸承的徑向(軸向)游隙是當軸承無外負荷作用時,一套圈相對另一套圈,從一個徑向(軸向)極限位置移向相反極限位置的徑向(軸向)距離。在現實中由于套圈的形狀誤差和滾動體的不一致性,它應采用在套圈的不同方向以及套圈和滾動體不同相對位置狀態下的徑向(軸向)位移的平均值。正確選擇軸承游隙的重要性游隙是軸承的一個重要技術參數,它直接影響到軸承的載荷分布、振動、噪音、摩擦、溫升、使用壽命和機械的運轉精度等技術性能。游隙過大,會引起軸承內部承載區域減小,接觸面應力增大,從而使用壽命縮短。過大的游隙還會使軸承運轉精度下降,振動和噪音增大。游隙過小,可能會在實際運行中出現負游隙(過盈),引起摩擦發熱增大,溫升提高,進而使有效游隙更小或過盈更大,如此惡性循環將導致軸承抱死。不同狀態下的軸承游隙和相互關系初始游隙Δo:軸承在未安裝狀態下不承受載荷時的游隙,即出廠游隙。殘留游隙Δr:軸承安裝后的游隙。軸承在安裝后由于配合作用一般內圈脹大,外圈縮小,因此:Δr = Δo –δfi –δfo (1)式中,δfi 為內圈和軸配合引起的游隙減少量; δfo 為外圈和軸殼配合引起的游隙減少量。經驗數值(配合):SRB: RIC減小量為緊配合的85%;CRB: RIC減小量為緊配合的90%;RBB: RIC減小量為緊配合的80%;有效游隙Δe:軸承在實際運轉時的游隙。由于軸承在實際工作時受溫升和散熱條件的影響,一般是內圈溫度高于外圈溫度,導致游隙減少。因此:Δe = Δr –δt (2)式中:δt為軸承內外圈溫差導致的游隙減少量。δt = αΔt Do (mm)式中,α— 軸承鋼的膨脹系數12x10-6 (1/oC);Δt — 內外套圈的溫度差(oC),Δt = T內 - T外Do — 外圈滾道直徑(mm)。Do 如無確切數據,可按以下方法估計:對球軸承和調心滾子軸承:Do=(4D+d)/5對圓柱滾子軸承:Do=(3D+d)/4舉例:標準游隙的選擇用戶在選擇游隙時,有條件情況下應該按照公式理想的有效游隙應當是零游隙,因為能得到最佳的載荷。分配和最長的使用壽命。為了獲得較大的剛性和較高旋轉精度,可以讓軸承在適當的負游隙狀態下工作。但是由于受到安裝、配合及軸和孔的加工精度等的影響,理想的零游隙和適當的負游隙很難控制和保證。因此當工作條件變化較大,安裝配合控制得不嚴,內圈散熱條件差,從安全性考慮,則應保留一定的有效游隙,或以最壞情況來驗算有效游隙。如用戶沒有條件做有效游隙驗算時,可以參照下表選擇游隙。有效游隙太小造成軸承提前失效實例分析 [查看更多]